藝評報導


【對於現世生命的修練與平衡─看王午的拓墨木刻版畫】

胡永芬


王午的拓墨木刻版畫,從一個單純的角度來看,是受到宏大傳統的啟蒙之下,所發展出的當代文人畫之一例。確是,卻也不盡是。
王午的本名不叫王午,除了一個本名之外,他還有好幾個化名,比如「王午」這個名字,是他用在發表木刻版畫作品時,所固定使用的名字,一如他作行為藝術時寫文章時或是參加創作團體時,都會各自有不同的卻分別固定各司其位的名字一樣。「王午」,正是他這個個體在版畫創作範疇時,所固定使用的身份符號。
關於「化名」的概念被他貫徹執行了將近五年,拉長時間來看,這件事本身就可以說是一件觀念行為藝術的作品。雖然此一文本的主旨不在評述他的行為藝術等等其他創作,但即使僅框限於談他的拓墨木刻版畫,其實也不可能裂解置外於他的整體創作,而還是必須嘗試還原到他創作的總體思維中,來觀看他「版畫」這一部份更為真實而複雜的意義。
王午(或者也可以叫他章三、李巳、何拾……)過去這幾年的創作生涯中,有很大一部份的力氣,是用在以一種平等的位置與姿態,面向既有的價值、標準與制度,然後與之「對作」(或者說是「對話」「對抗」。這些作品不只實踐起來在行政上甚為複雜,在發想的過程當中,就必須經過反覆而層層的謀略與思辯。相對於那些必須沉著思慮,周旋、組織、擘劃的觀念行為作品而言,在筆與紙之間的水墨畫,或者是在刀與木板與鬃刷之間的版畫,就成了他可以回到完全放鬆單純的與自己對話,暫時地遁世,或者修練的一種方式了。從這個觀點,再來返視王午的拓墨版畫,或許是一個較為忠實準確的視角。
之所以刻意稱王午循傳統水印木刻模式工作的版畫為「拓墨版畫」,其實是為更精確地描述其製作方式與使用材料的風格。王午刻意捨棄了凸版水印技術中濕潤渲染的效果,而選擇以老墨、泥墨、枯墨敷印,製作出黑與白之間最為簡單直接的對比方式,至於原本可以溼度來暈染的各種灰調,王午則選擇用如練功一般不斷重覆的刀筆刻痕,以不同的疏密、轉折與力度,「尋求一種平和的節奏感」(王午自述),作為替代,來創造出他所需要的中間調。
相對於面對現世之時必須隨時保持著深刻的質疑與如鷹的醒覺,王午在面對傳統時的態度卻是完全虛心而謙謹的,即使是操作技術上至為簡易的木刻版印過程,王午亦衷心如儀式行禮一般,盡量將胸臆既有的慮念放空,但求用心吸納,多得體悟,因為對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而言,大音希聲的浩瀚傳統實在是深岰無邊,面對這個巨人,他惟所能作的,便是循著古代前賢曾經踏過的屐痕,以自己的身體,實踐一遍、又一遍,用虔敬的心靈,體會一遍、再一遍

王午
這幾年持續勞動製作的拓墨版畫,主題也都再單純不過了,若不是出自於古老的傳統寓言,再不就是他生活週遭天天見面的友朋肖像,以及日復一日在生活中重複發生、於日常中一再掠影而過的平凡小景。畫面的風格顯然是恪守著對於傳統兩端極至之追尋:一端是民間美術可以見拙的單純質樸,另一端則是古代文人不求形似但求神同的幽曠意境。
對於傳統水墨,王午經常以元四大家與明末四僧作為闡述時的引徵,這幾位前賢對於所有藝術路上的後進而言,無疑都是一座座心嚮往之而無可踰越的大山。四僧因為亡國末世、孤臣孽子之悲之憤,而不得不選擇佯狂遁世,他們的成就在於創造了筆情或空靈冷逸,或疏颯恣縱的藝術新風,再開拓了筆墨傳統的藝術高度與廣度;而元四大家的成就則是在於以看似平淡實則精妙的筆情墨趣創新精神,開發了傳統山水畫中形式的實體感與空間的可讀性。兩個世代人之間看似相隔一線,其實卻恰恰是藝術上兩面很不相同的關注方向,也適以顯現了筆墨傳統猶有一片博大深渺未測之處的可能性
透過這種一路走來循古、遵古之後的咀嚼、反芻與實踐,王午藉著木刻版印,單純的體力勞動過程,對於筆墨的精神與氣韻虔心深掘的意義與目的,其實已經完全非關於面向傳統的顛破或是悟道,反而,是對於他另一面的現世生命的平衡,從此產生著更具能量的精神力。

◎本文出處:《王午版畫集》, 2006.6,  藝術家出版社



【2010高雄獎新科名單出爐‧獎金倍數加碼】

文/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0高雄獎」徵件活動,共有658名來自全國各地熱愛藝術創作者送件參加,總收件數1974件,經過初、複選兩階段嚴謹遴選之後,選出高雄獎5名、優選9名、入選34名以及觀察員特別獎2名。今年獎金在高雄市長陳菊女士與議會的支持下,加碼為高雄獎獎金每人新台幣30萬元、優選每人3萬元、入選5000元、觀察員特別獎每人25000元,豐富的獎金與得獎的榮耀是高雄市政府送給新科得主的臨門雙喜。今年得獎名單如下:
高雄獎(共5名):黃郁雯(台中縣) (水墨、膠彩)、謝怡如(油畫)、盧昱瑞(攝影)、王挺宇(複合媒材)、吳其育(新媒體New Media)。
優選(每類項各1名,共9名):水墨、膠彩類/陳卉穎、書法、篆刻類/丁韋安、油畫類/李承道、水彩、粉彩類/陳威杰、版畫類/王午、雕塑類/黃明鍾、攝影類/張珠君、複合媒材類/徐小涵、新媒體New Media/吳長蓉。
入選(共34名):
水墨、膠彩類(4名):游雯迪、饒文貞、楊珮祺、黃千倫。
書法、篆刻類(1名) :李燿騰。
油畫類(10名):張湛、蔡孟閶、蔡宗祐、黃薇珉、蔡元桓、林立偉、邵育仙、賀蕙芝、林宏信、陳思柔。
水彩、粉彩類(2名):羅宇成、劉仁邦。
版畫類(1名):黃郁雯(宜蘭)。
雕塑類(2名):賴秋梅、楊馥菁。
攝影類(5名):曹玉明、張銀晃、高義勝、戴文珮、余德恩。
複合媒材類(6名):曾舒萍、曾聖惠、龍祈澔、藍健維、謝家雯、吳芊頤。
新媒體New Media(共3名):柯子建、林正偉、宋恆。
觀察員特別獎(共2名):蔡宗祐(油畫)、黃薇珉(油畫)。